过敏性紫癜是如何一步步变成紫癜性肾炎的?一起来看看紫癜的“变脸史”

  过敏性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一种主要的临床症状分型,是继发病变。通常在过敏性紫癜发病后的2-4周内,出现肾脏损伤。那么,过敏性紫癜是如何一步步变成紫癜性肾炎的?今天,我们将从它的发病机制入手,一起来看看紫癜的“变脸史”。

公众号文章配图 (70)

  目前,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,紫癜性肾炎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。当人体免疫紊乱时,机体遭受细菌、病毒感染,或其它诱因影响,而导致变态免疫反应的发生,会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,这一物质可溶于血液,会随着血液循环流通全身,而在遇到狭窄血管部位,或小血管密集的部位,就容易沉积下来。通过对大量紫癜性肾炎病理检测分析,我们发现IGA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脏部位的沉着率,远远高于其它器官组织,因为肾脏富集的肾小球小血管,肾小球系膜容易附着抗原抗体复合物,从而造成肾小球血管炎症,导致肾脏过滤功能障碍,引起血尿、蛋白尿的症状。

  而大分子蛋白在通过本就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时,会加重肾小球小血管的损伤,长此以往,可能会导致肾小球纤维化,持续损伤,没有及时通过治疗予以阻止的话,容易丧失肾脏正常功能,这也是为什么在急性发病期,我们要求过敏性紫癜患者限制蛋白质饮食的原因之一。

  临床案例数据表明,过敏性紫癜患者在发病初期,如果及时接受干预治疗,肾损伤的风险就会比较低。一般发病初期,多为单纯皮肤型紫癜,也有腹痛、关节痛症状为首发症状的,而肾脏损伤早期发生的几率在35-45%左右,但由于很多过敏性紫癜患者得不到规范化治疗,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,呈渐进性发展趋势,最终肾脏损伤率在80以上。

 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震惊的数据,说明目前我国过敏性紫癜诊疗现状不容乐观,需要我们这些作为紫癜专科诊疗领域的医护工作者,投入更多的精力,去提升大家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,引导广大过敏性紫癜患者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、早护理,提升我国过敏性紫癜的康复诊疗水平。

  对于过敏性紫癜发展为紫癜性肾炎这一过程犹如“变脸”。俗话说:过敏性紫癜皮疹每反复一次,就会“咬”一次肾脏。意思就是,过敏性紫癜如果放任不管,或采取了不当治疗手段,导致过敏性紫癜长期反复发作,每一次复发,都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伤,久而久之,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肾损伤,甚至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,威胁生命!

  【温馨提示】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呈渐进性发展的疾病,发病后应当尽早寻求专业医院帮助,接受规范化治疗,避免病情反复,导致更大的身体伤害!而且长期不当用药,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!

【医院环境】
  • 门诊大厅

  • 专家诊室

  • 医院走廊

  • 医院病房

【就医指南】
  • 步骤一 预约就医

  • 步骤二 专家诊断

  • 步骤三 规范化治疗

  • 步骤四 康复护理指导

COPYIGHT2018-2019成都西南中医医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